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五章:良辰美景不夜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虚与委蛇,来了个一言不发混日子,这也是黄胜给他写了密信,让高老大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高第经过和黄胜的几次接触,特别是经过上次黄胜忽悠他从王恭厂搞火药和工匠的事以后。高老大人仔细回想,认为冥冥之中好像有一股未知的力量。

    那位小先生黄胜每一次出手都有目的。这一次小先生虽然没说明有什么猫腻,但是以高第在朝廷混了四十年的阅历,觉得可能有大事发生。所以乖乖地选择了沉默。

    由于学生军抚宁港口基地是魏国公在北地的大本营,朝廷还想着操江提督能够为朝廷辽事分忧解难呢。所以目前还没有人提出对付这个小小的才一个把总的队伍。郑九接到黄胜父亲和张世良后,立刻加强了防御。反正现在抚宁码头的海船来往不绝,形势不妙立刻上船跑路。

    咬耳朵英雄姚为高和郑九来往密切,他是个八品小官,朝廷的风云变幻暂时还牵扯不到他。又因为抚宁现任县太爷是江西人,也和东林党有瓜葛。

    所以抚宁大小官吏都支持学生军的抚宁码头建设,学生军纪律严明。他们又严格遵守了黄胜的命令,他们要广而告之大明朝的老百姓,学生军是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学生军到哪里都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郑九在这里驻扎了大半年,学生军的良好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抚宁码头的工程进展神速。大量的辽东汉人被雇佣,工人纠察队已经有一个千总了。

    其中还有两个百总的骑兵,所以郑九才比较牛。郑九认为朝廷如果派人来强行抓人,自己守着已经基本完工的码头库区。哪怕来一万人,凭借自己手上近两千人的队伍,守一个月都没问题。

    还好郑九的担心是多余的,他没有等来朝廷的缇骑,而是等来了张弛和二十几位学生军军官,其中有几个就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黄胜派了一些刚刚提拔的学生军军官来弥补郑九由于队伍扩充过快,军官严重不足的情况。当然这些情况都是王遥在抚宁实地考察后了解的。

    金勇、刘铎、范永功等等几个天启五年黄胜第一次出海时收留的辽东难民里前复州军户,他们经过了近两年的学习,这一次脱颖而出成为黄胜去日本时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军。

    黄胜回到扬州就给了他们学生军政治文化教员的职务到抚宁的辽东汉人里言传身教来了。

    他们都穿着大明朝七品武官的总旗官服,在那些辽东乡亲的面前晃悠。他们把自己这几年的遭遇一一诉说,还把自己现在的情况,他们父母妻儿的情况也一一告知。

    顿时在辽东难民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人更加卖力干活了,报名参加工人纠察队的人数也激增。

    现在抚宁码头家属区人人都知道学生军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才留在抚宁的,先生要在这里建造一个来一万建奴也打不下来的港口。以后港口的城池就是咱们的家,只有守住城池自己的家园就不会失去。

    咱们其实是为了自己而训练,以后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而守城,所以工人纠察队也努力训练,学生军的军官也给他们开了许多学习班,教他们识字和拼写。

    这里的工人纠察队训练时管吃饱饭,平时就是每个月三斗粮食的补贴而已。有一条优惠政策就是,每次考核时都会挑一些技能出众的工人纠察队队员加入学生军。

    学生军的保底月响是一两五钱银子,本色米粮五斗,这就是黄胜的谋划了,他总是能够给这些人希望,还给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

    这些辽东人为了温饱、为了安全在抚宁码头任劳任怨地工作,他们家里的壮劳力还在操练战阵。但是他们认为不辛苦,他们都满怀希望,因为不断有辽东子弟被选中。

    虽然这些子弟自从当上了学生军后更加苦不堪言,每天习文练武不分日夜。但是由于待遇好,每个人都不肯放弃。被选中的家属生活条件也好了许多。

    学生军家属有许多特权,反正什么好工作都是先让他们选。这就是千金市骨的效果,军属的优待更加刺激了工人纠察队的训练,现在郑九可以放出狂言了。他认为自己管理下的工人纠察队都比大明朝边军强三分呢。

    抚宁码头就是后世的秦0皇岛市四个市辖区之一北戴河区,这里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黄胜准备不遗余力把这里打造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

    自己有码头有海船区区山海关就不是障碍了,在这里不但可以和大明北方贸易,收购北方的战马、牛羊、毛皮。还可以和蒙古、朝鲜生意往来。能够走通战区的商路,肯定会获得暴利,无论哪一次的战争都是如此。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