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五章【中华万年文明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同三色的七点可组成一副牌叫‘宴’,‘摆宴’中的7点叫‘鬼’,这是否和我们民间人过世后‘过七’以及在棺椁底部的‘七星床’有关联呢?

    麻将是一项让人不能自已的游戏,在中国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大有走出国门,奔向世界的趋势,麻将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益智性趣味性逻辑性为一体的数理性很强的游戏,其魅力及内涵丰富,具有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玩法各地也不尽相同,四川、广东、山东、浙江、湖北、湖南等,各地有各地的玩法,就笔者所在的陕西,宝鸡、西安各地的玩法都不同。民间有着‘规矩大于法’的说辞,在各地都要遵循各地的玩法。但是麻将有个谁也无法更改的规矩就是‘反抓正打’,庄家为东,点定到谁的方位,由那个方位拿牌,‘反抓正打’其真正的意义就是遵循天道‘天道左转,地道右旋’,这就是中华文化之源《河图》的用法。

    笔者有次在做展览时,有个天真的小孩指着《河图》说《河图》就像四个人围在一起打麻将,童言无忌。《河图》难道不像一个四人组的‘麻将局’吗?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人的‘坐月子’还是亡人‘过七’以及棺椁中‘七星床,天花板’的制作;包括中国人‘博弈’的纸牌游戏及其麻将,它们应该是中国图形文化时代的‘衍生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科学化、系统化的加以发掘与整理,这些都和中国文化之源《河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河图》是中华先民上古传下来的无字天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无文字时代的哲学。现代人企图从具体的某条河流来确定她的出处,这种思想的出发点就是纯粹的唯心论,中国是多元文化,是多地区,多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某个地区的先民根据月行规律和女性生理规律相合的原理发明的记事方式及‘结绳以记事’,这一原理就是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最精粹的体现。

    谈到远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话题就是‘语言考古’就是‘口传的历史’,有很多曾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许过了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数千年,它们或许都变成了‘传说’,比如先民量天划地用的规和矩、算盘、十六两的杆秤,但它们却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语言交流中,中国民间有‘规矩大于法’的说辞,我们平时讲干什么都要讲‘规矩’,平时老是说‘三七二十一’、‘三下五除二’、‘一推六二五’、‘半斤八两’‘丁是丁卯是卯’等等。如果我们去研究和分析这些‘口头禅’,其实它们却蕴涵着某种特殊而又深刻的意义。

    ‘三七二十一’是乘法口诀,‘三下五除二’是珠算口诀,而‘半斤八两’和‘一推六二五’却是‘十进制’与乘法的换算口诀。我们在语言交流中把历史记录和传承,或许在数百年或千年后这些‘口头禅’和‘结绳记事’一样都会变成一种‘传说’而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中华文化的源头《河图》中都得以体现,《河图》看起来只是由一到十几个简单的黑白组数构成,天道左转用以‘记时’,地道右旋用以‘记事’。如果说她是一幅图,她又是天象及星象图,作为星象图来讲,下边的六数表示‘南斗六星’,上方的七数表示‘北斗七星’,难得还不够博大吗?人类文化发展殊途而同归,她和现代地图方位相同,上北下南。

    中华先民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在《河图》中得以体现;《河图》产生于《洛书》之前,《洛书》与女娲的时代相吻合,女娲的时代距现代约有万年的历史了,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会使用劳动工具,当人类开始用劳动工具来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思想时人类才真正的踏上了文明的征程,而《河图》距今已经远远超过万年的历史,难道这还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吗?

    《河图》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无字的哲学,我们一再的强调‘七’的重要性,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能称之为哲学的,那么《河图》及《河图》的顶数‘七’对后来的中华文化又有何影响呢?

    (四)伏羲与天人合‘一’之《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