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七章 正事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要造什么航母。

    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还有一个就是弹射器,航母必须要配备弹射器,虽然直接起飞也可以,但有弹射器每个波次放出的飞机将会更多,所以航母必须要装液压弹射器。飞机重量可以预计,我们的舰载机重量将在五吨左右。对了,还有机库高度,最矮不能低于四点六米,再矮的话飞机将无法折叠机翼。再就是飞机折叠机翼后长度最大不会超过六点五米,战斗机不会超过五米,以两架飞机算,升降机宽度要达到十四米,长度大约在十三米,最大载重要超过十二吨。

    舰载防空火力因为前期缺少巡洋舰驱逐舰,只能特别的加强,其他不说,法国授权我们的那款20mm机炮应该装五六十门上去,关键是要防低空突击的鱼雷机,至于上面的俯冲轰炸机可以先不管,这样飞行甲板还能造的更宽一些,没有射角就没有射角,日本人的炸弹不但引信有问题,最大也就是二十五番弹,这种炸弹我们不用太过担心。”

    一股脑的说了这么多,李孔荣想了想后道:“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伯良兄有又什么要问的吗?”

    “暂时没有。”马德骥到最后都掏出钢笔开始记录了,航母到底要改成什么样子他原先是很模糊的,现在李孔荣把各个方面说的这么细,他心中已完全了然,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李孔荣没说,他问道:“舰桥到底是放在左边还是放在右边?”

    “当然是放在右边。”李孔荣笑,他才想起现在航母的舰桥左右两边都有。

    “升降机如果在外舷,烟囱就只能和舰桥放在一起了。”马德骥再道,“这样,飞行甲板就不装装甲了?”

    “飞行甲板……”李孔荣也考虑起来,可想到敌人是日本人,他点头道:“一切的关键就在防鱼雷和防火,这两点做好,接下来的大战中我们很可能不沉一舰。”

    “真能做到不沉一舰?”林献炘看着李孔荣,听李孔荣说了那么多,他越来越放心了。

    “运气好就能。”李孔荣回答的很认真。“对日本人只要防住了鱼雷、控制了火灾那就沉不了,对美国则相反,他们俯冲炸弹厉害,鱼雷一团糟。”

    不自觉中李孔荣带入了后世的评价,他赶忙转移话题道:“造船是很关键的,既然要造好几艘航母,我们自然要在美国收购造船厂。现在欧洲还没有开战,除了和美国海军有关系的造船厂大多开工以外,其他造船厂根本就没生意,收购正是好时候。”

    “收购一家造船厂?”李孔荣成功的将大家注意力转移,林献炘问:“这得花多少钱?”

    “不止收购一家,我们要一直收购造船厂,买下之后去银行抵押,然后再用贷款收购,到最后没钱收购就开始并购,总之要打造一个造船集团,最好还要收购一家钢铁厂,规模越大越好。现在纽约那边已经在物色合适的收购对象了。”

    李孔荣解释完林献炘还是不懂,他只好稍微说的详细一些,“欧洲马上要打战了,既然打仗,德国海军就会再次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英国会越来越缺船。我们要做好准备在低潮起买进造船厂,然后等欧洲开战后上市发行股票,拿到股市的钱造商船也好,造航母也好。造船所除了要设计航母,还要设计一款使用蒸汽机的万吨轮船,这种轮船要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制造,最好能一个月就下水一艘。”

    “一个月就下水一艘?”马德骥目瞪口呆,林献炘和陈文麟也难以相信。

    “能做到的,使用焊接代替铆接就能做到,再就是简化造船管材,到时候造出了经验不要一个月也能造一艘。”李孔荣道。“上市是一笔钱,我们拿到英国人的订单又是另外一笔钱,总之,我们要打造一个大型造船集团。这些新中防务那边已经在跟进,造船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款易于建造的万吨载重货轮,再就是评估要收购造船厂的实际价值。”

    见造商船的事情交给新中防务,林献炘和马德骥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两人都不懂经营,有专业人士出面那是最好的。

    “收购造船厂那船坞够大吗?”马德骥忽然想到船坞大小的问题。

    “不够大我们就扩大,第三、第四艘航母长将超过两百五十米,宽超过三十米,排水吨位达到三万吨。”李孔荣介绍着最后两艘航母,再次让马德骥目瞪口呆。

    “日本有这么大的邮船?”马德骥吃惊的问。

    “到时候就有了。”李孔荣不说原委、嘴角浅笑,“收购船厂后,为了更快的建好船坞,我们就不要那么讲究了,就用泥船坞吧,这样速度最快。”

    “将就情况下,泥船坞也行。”马德骥点头。“就是,造船所的人能来美国吗?”

    “普通技工就不要来了,既然在美国那就用美国人,设计师一类的可以从国内调过来。”李孔荣道。

    “可这也有几十个人啊。”马德骥完全清楚美国排华法案,他和陈文麟对此都很担忧。

    “造船厂可以通过商务签证让他们进来,这不就等于海军在美国买船吗,二十年前我们在美国造潜艇的时候不就外派了很多人过来?航校这边就通过飞机公司了,教官过来不成问题,几百名飞行员进来是有难度的,何况飞行员不止几百人。还有航母下水后船员进来有些麻烦,淑春是想借巴西海军基地作为训练基地,这算是后备方案吧。

    美国这边的办法是要慢慢想的。比如这一次,我在华盛顿的时候有一个美国陆军上校,叫做查菲的,他是美国陆军第7装甲旅的旅长,找我是为了探讨装甲战术。以后美国人肯定会扩大装甲部队的,到时候邀请陆军来的时候,海军的人也许可以加一部分进去。瑞士也有不少美国海军眼红火热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筹码,看看航母船员能不能在他们的邀请下过来,这些都需要时间,要慢慢想办法。(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