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2节 腹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中,官兵人仰马翻。看着不断飞上天的残肢与人头,后排观者心丧胆裂。阑

    原本在战略上,由于自大骄横,官兵就吃了一个暗亏:突然出现的重甲军团成功从右翼斜斜突入,官兵骑兵等于从侧面被捅了肋骨,阵型没有施展开。

    再加上因果律战术导致的阵型混乱:即便跨越时空,左良玉部依旧不出幕后黑手所料,毫不犹豫卖了队友。

    接头阵的左良玉部混乱,相当于头车刹了车。直接后果,就是其余官兵丧失了最后的冲击动能。

    这种级别的骑兵对冲,丧失了冲击动能,就等于亮出脖颈等死了。

    事实也是如此。甫一接触,高速运动中的重甲骑士,就在左良玉部中间冲刷出了一条血肉胡同。

    无论是战马还是人,无论是武勇过人的勐士,还是转身欲逃的懦夫,在滚滚而来的重骑兵方阵面前,统统像纸湖一般被碾压在了铁蹄脚下。间或有各种零件飞上天,随时后队提示着死神的位置。

    颤抖的大地,嘶吼的马鸣,密集的兵器碰撞声,妖魔般无法阻挡的对手。闻所未闻的交锋场面,令惊恐不已的官兵丧失了作战意志。阑

    短短一刻钟,三千重骑已经凿穿了一半官军阵型,真真杀了个尸横遍野。

    完全没有应对之策的官兵,阵型被自己人和敌人先后突得乱七八糟,失去了成建制抵抗的能力。刨掉四散奔逃和战死的,原本人数占优的官兵,此刻已然变成了少数派。

    这时候,重骑军团扔掉了骑枪,换上厚背砍刀和长柄铁锤开始跟在溃兵身后匀速收割。这种局面,代表着珍珠卷帘之势已成,官军的大崩盘开始了。

    当然,再艰难的情况下,还是有悍勇之士的。

    譬如说七省总制卢象升临时纠集起来的团队。

    事实上,引起大地震撼的重骑方阵,突入官兵骑队的第一时间,久经战事的卢象升就知道完了。接下来,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消散的官兵,印证了卢总制的猜测。

    而在他正面,发现被重骑突了后路的步兵方阵,也在自右往左飞速溃散。阑

    一切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卢总制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更没有机会去做什么调整。

    见势不妙的亲兵头目,这时已经拉住了自家主帅马缰:“总制,快走!”

    眼看着前后左右的官兵都在分崩离析,卢象升情知今天已无幸理。仓啷一声,他拔出腰间御赐宝剑,和历史上一样说出了那句名言:“将军死绥,有前无却!”

    紧接着,卢总制狂喝一声:“好儿郎且随本官杀贼”,随即策马迎上前去。

    见主帅不退,一众亲兵自然也追随而去。而在乱军中看到主帅大旗缓缓上前之后,官兵中终归有些许血勇之士,掉转马头,凑到了卢象升周围。

    大明最后的忠勇之士,有一点,但不多。

    砍倒了一批迎面而来的溃军之后,卢象升的大旗,如愿和李自成的重甲兵团正面接触了。阑

    甫一接触,彼此大多都出身边军的对阵双方,使用的都是正规军阵搏杀法:基本不看对手砍过来的武器,只管用手中的重兵器向对方招呼。

    这一互砧,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一点热血官兵,立时吃了大亏。

    经过科学方式用现代化高炉冶炼、杂质含量符合国标的,利用机械冲压定型的均质钢甲,其防御力远超了官兵身上那些土炉子低温冶炼,用杂铁叶子串起来的铁甲片。

    于是,一片令人牙酸的金属交击声过后,紧跟着的就是一排被砍下马的官军。

    戴着狰狞的牛角头盔的李氏重骑,仅只有人受伤,跌下马的一个没有。

    战阵上根本没有时间喘息。双方第一排骑士交换了伤亡后,官兵这边第二排......也是最后一排,随即补上了位置。

    下一刻,终于直面面对重骑的卢象升,炸雷般狂喝一声,手中尚方剑挥出一道白光,配合着天生巨力,正正砍在了对面骑士的脖颈上。阑

    “铛”的一声脆响,卷刃的尚方剑高高弹起。钉着一圈铆钉的环形卡隼护颈,被卢总制砍出了一道白印......这是卢总制此战唯一战果。

    紧接着,手臂高高扬起,胸前空门大开的卢象升,同样迎来了一道黑漆漆的刀光。

    叹口气,卢象升闭目等死。

    然而,他身后的帅旗拯救了他。

    绣着“卢”字的醒目大旗,精致的将军款山纹甲,外带头盔顶上缀起的三个缨珠。如此多的特征,对面出身边军的骑士,一眼就知道对线的是卢象升本尊。

    于是,黑色刀光在将将砍到卢总制脖颈时,硬生生拐了个弯,下落,在卢象升大腿上划了一刀,鲜血四溢。

    “卢象升在此,抓活的!”阑

    随着头盔中传来的闷喝声,一旁腾出手来的骑士,“呜”的一声挥过来一柄铁锤,正正砸在了卢象升胸口。

    这一锤,砸得卢象升护心镜凹陷,当即狂喷一口鲜血,当场伏在马背上昏迷过去。

    兔起鹘落之间,早有心理准备的亲兵头子,趁着对面两骑招式用老,伸手一把拉过缰绳就走。其余几个亲兵,奋不顾身抢上前来,用兵刃隔开了敌军,最终堪堪保下了卢象升一条性命。

    ———————————————————————————————

    七省总制卢象升的昏迷败逃,给这场震惊华夏大地的大战,划上了完美句号。

    同一时刻,在李自成老营步骑夹击下,官兵正面战场的步兵军阵同样崩溃,完败于洛阳城下。

    紧接着,李自成马步大军合流,乘势杀向了官军大营。阑

    之前跑路的叫花子大军,这一刻纷纷回头,欢天喜地唱着胜利战歌,加入了追逃。

    留守大营的临桃总兵李卑直接傻了眼。

    他此刻手中只有两千疲惫的步兵和八百骑兵,外带一些辅兵。虽说数量不少,但这些辅兵都是临时从各地征集来当仆役使唤的,完全没有半点战意。

    现在面对几万士气高昂的贼军,还有令李卑额头冒冷汗的“连环甲马”,他怎么可能守得住草草修建的大营......官军从一开始就是来攻打洛阳城追杀李自成的,压根没有考虑修建一座用来防守的大营。

    万般无奈的李卑,只好下令全体跑路。

    他没那么高的觉悟,搭上自家性命和底下儿郎,替各路溃兵拖住李自成。

    当天,难得一见的奇景出现在了洛阳和虎牢关之间的平原:无数叫花子般的流民追杀着四散奔逃的官军,蔚为壮观。阑

    当天下晌,在确定有马的溃兵追不上后,闯王李自成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于是,全军打扫战场,当晚返回洛阳城。

    此役,卢象升麾下官军主力全灭,死亡和被俘总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人。另有超过两万的辅兵原地无损投降。

    惨烈的战役令官兵不光损兵,还折将。事后统计,包括总兵祖大乐、祖宽、邓玘在内的多名总兵、副将、参将战死。总兵汤九州被俘。

    事后陆续逃回虎牢关的,除了李卑部整建制八百骑之外,只余卢象升本部二百余人,另有左良玉百人残部,其余步骑全灭。

    事实上,做为野战单位,卢象升军团已经从明末的战略地图中被除名了。

    此役过后,缴获了大量装备物资的李自成部实力大增。在原有基础上,不光增加了一个轻骑兵营,还额外成立了两个重步兵营。阑

    众多外围叫花子营头,这一次也鸟枪换炮,至少统一了武器,前排还穿上了皮甲。

    洛阳城下一战,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使用工业制成品的李自成部,轻松战胜了明军野战兵团。由此体现出的工业化伟力,证明了传统农耕势力根本无法抵挡。

    洛阳城下一战,颠覆性终结了“官兵强于流寇这个”思维定式。包括李自成本人在内,其麾下所有将士,实打实感受到了“天命在我”,从而坚定了战略信心。

    这一战的具体信息,会很快在华夏大地上传播。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会加速明政权的败亡,给新兴的大燕帝国接盘创造机会。

    战后当夜,欣喜若狂的李闯王,在洛阳福王府内“大宴群臣”。

    至此,终于有了王霸气象的李闯王,高据于台座,心安理得接收了各路诸侯恭贺投效,堪称志得意满。阑

    酒宴时间,唯一一个兢兢业业还在工作的,大概就是鞠躬尽瘁的周天师了。

    亲自到俘虏营点验一番,周天师看到不少高阶将领的尸首,却独独缺少正主卢象升.....这货八成是跑掉了。

    最大的战果没寻到,无奈的周天师,只好咂着嘴回营发了一通电报。

    和喜气冲天的洛阳正相反,当晚的虎牢关内,士气低迷,一片愁云惨澹。

    在战场上挨了一锤的卢象升,当时跑了没多久,人在马背上颠醒了。可这个时候局势早已糜烂,他醒不醒都无所谓了。

    一路昏昏沉沉,轻骑败逃回虎牢关,卢总制短短时间内已经变得意气消沉。草草裹了腿伤,他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侯着残兵回归。

    一直侯到深夜,除过总兵李卑部八百轻骑外,卢象升手头只收回了自家两百余残部,外带左良玉麾下百人。阑

    坐在虎牢大堂,扫一眼堂下这点残兵败将,中年得志,运兵从未尝一败的卢总制,此刻面皮晦暗。

    良久,他长叹一声:“唉,此次事败,非战之罪。可惜了朝廷精兵勐将,尽丧吾手......万千罪过,止由本将一力承担,我这就去写奏章。”

    堂下仅剩的几只杂鱼,听主将主动背了锅,也是心头一松:如此惨烈的败绩,等于是大明仅剩的野战兵团直接消了番号,朝廷事后一定会疯狂追责。

    不过,卢象升临入后堂写奏章前,还是下令亲兵,将临阵首逃的总兵左良玉押入了监牢。

    万念俱灰的卢象升已经不打算和左良玉计较了。他现在就是做个样子,至于具体如何处置左良玉,还是交给皇帝吧。

    左良玉被押下去的时候,没有反抗。

    和历史上不一样。今天的虎牢关内,掌握兵权的是临桃总兵李卑。在被朝廷解除七省总制的职务之前,李卑这个老实军人是必定遵从卢象升军令的。阑

    而左良玉这一次败得很惨,眼下只有一百残兵。别说李卑了,他连卢象升都顶不过,所以他这次没办法扎刺。

    不过左良玉也不怎么担心:自国乱以来,崇祯杀文官如杀鸡,但对于军人却有有顾忌的,很少直接下令杀掉军将,最多是戴罪立功。

    左不过几天功夫,卢象升肯定就完蛋了,到时候再说。

    左良玉的判断十分准确。

    五天后,钦使快马赶到了虎牢关。

    实际上,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其实是清朝时候的事。最早在唐朝出现的加急军情,上限是“六百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