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一梦千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宋年间,东京汴梁以东的京东路有一大洼,方圆八百里,西有一山,号梁山,此山古称良山,汉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围猎于此,死后葬于山麓,遂易名梁山。梁山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就有先人稼穑渔猎,繁衍生息,汉代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常到此围猎,隋唐时期是颇有声望的佛教胜地,武则天东巡时曾两次驾临梁山莲台寺。

    五代后黄河多次溃决,大水注入山足,形成八百里水泊。这水泊西连浊浪翻滚的黄河,东接清澈潺缓的运河,乃天下漕运枢纽,苏辙《栾城集》卷六有《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咏梁山泊》诗,云:“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粗免尘泥氵于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北宋初年,天下承平,梁山水泊附近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忙时种田,闲时下泊捕鱼割蒲,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不料时值当今天子临朝,每日只知丹青作画,赏玩花石,朝纲日废,奸臣当道,国力愈乏。近年,朝中出了一个宦官杨戬,尤得官家宠信,“有胥吏杜公才者,献策于(杨)戬……括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皆勒民主佃……号为‘西城所’。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捕鱼之利。立租算船纳直,犯者盗执之。”

    这西城所一立,八百里水泊边的百姓怨声载道,原本盘剥日重,靠着水泊的百姓还可以指着打渔挖藕将补着度日,现如今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这可怎么活?

    这八百里梁山水泊的东面,有一郓城县,归京东西路济州府所辖。

    郓城县有一宋庄,正是在水泊岸边。宋庄不算大,七八十户人家,虽称宋庄,庄内人家却也不全姓宋。只是庄中有一大户,这宋庄大半田地房屋都是这户的家产,庄内十有八九都是他家的佃户。

    这户人家,家长姓宋名全忠,便是本庄的庄主,今岁已然到了知天命之年。宋义庄主为人公正醇厚,十里八乡的人们恭称为:宋太公。

    宋太公发妻早丧,余下膝下两女一子,长女宋娇,二妹宋娟,俱早已出嫁。长女嫁的是本县周庄大户,二妹宋娟嫁得河北大名府富户孙家。

    撇开两个女儿不说,宋义庄主还有一儿,小名唤作三郎,大名宋江。

    这宋江宋三郎自小长的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原本宋太公的一门心思想着这根独苗可以读些诗书,博取个功名好光宗耀祖,单为这宋太公可请过不少的塾师学究上门,只可惜,宋三郎年岁日大,偏偏不爱学文,只喜舞枪弄棒,终日里只带着一帮差不多年岁的伴当远近拜师,学那拳法腿功。

    幸得他尚有良善之心,专好打抱不平,不曾为祸乡里。宋太公无奈之下,也只好听随他去,只愿这儿子能守住家中祖产,过个欢喜一生也就罢了。

    光阴似箭,当今官家改年号重和为宣和,是年为宣和元年。这年宋三郎年纪将满二十,正是大好年华。

    早在去年,宋太公便四处找人说媒,想给自己这独子找个好媳妇,以便早日繁衍子孙,传宗接代。不料天佑不测风云,去年末时,平日里健壮的宋三郎一次骑马摔了下来,从此卧床不起,终日昏昏沉沉,只是乱说胡话。宋太公广废钱财,遍请名医,均束手无策。

    所幸今年入夏后,三郎的病却是慢慢的自行痊愈了,上个月已然可以下床行走,神智也清明了,只是经此一病,宋三郎是性格大变,不复原来的飞扬跳脱,沉稳了许多,也不再终日带着众人成帮结伙,打熬气力,只每日带着书本泛舟水泊,平日也沉默少语,活脱脱换了个人似的。

    宋太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这一病,把自己那懵懂小子变的听话懂事了许多,倒是因祸得福,祖宗显灵让自己孩儿开窍了。

    这日已是入秋,宋太公食罢早饭,问着家人:“宋大,三郎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